|
|
|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结构
|
|
屋顶是中国古代建筑造型中最主要的部分,一般均
呈曲线,由不同形式的梁架结构组成。重要的建筑都以
斗拱挑出檐口,在屋檐转角处形成翼角起翘。
屋顶 有5种基本形式,即两面坡两端悬出的悬山顶;
两面坡两端不悬出的硬山顶;四面坡的庑殿顶;上截为
悬山或硬山,下截为庑殿的歇山顶、攒尖顶,其出现时
间亦有先后之分,其中庑殿顶最早,约出现于先秦时期,
秦汉时出现了悬山顶和类似攒尖的屋顶,但后者仍有一
段短短的正脊,各坡并未真正交汇于一点,东汉以后才产
生了真正的攒尖顶和歇山顶;硬山顶出现最晚,是随着
明清时期房屋墙壁广泛采用砖砌以后才大量采用的。除
悬山顶和硬山顶外,其他形式的屋顶还可做成重檐的形
式。
中国古代建筑各式屋顶
屋坡的相交处一般都出屋脊。两坡顶有一条正脊(有
时两坡圆转相接,无正脊,称为卷棚或元宝脊),有时在
两坡左右端各砌出1条上下方向、装饰性的垂脊;四坡顶
有一条正脊和 4条斜向的戗脊;歇山顶有9条屋脊,即1条
正脊、4条垂脊、4条戗脊。攒尖顶只有戗脊,数目为4~
8条,随平面形状而定;圆形攒尖顶没有屋脊。各种屋顶
戗脊前段收小的部分又称为岔脊。各脊脊端或脊上常有
轮廓高起的装饰,如正脊的吻兽(亦称鸱尾、鸱吻或正
吻),垂脊和戗脊上的垂兽、戗兽,岔脊上的许多仙人
走兽等。早期屋脊多为瓦片垒物,明清时期普遍采用各
种专门的脊件。
屋顶根据其本身的造型性格,分别用于不同的场合。
如庑殿顶格调恢宏,用于高级建筑中轴线上的主要殿堂
和门屋;歇山顶性格华丽活泼,一般用于配殿;攒尖顶
多用于亭、塔;悬山和硬山顶多用于住宅。在中国封建
社会中,对于屋顶的形制及其装饰都有许多等级化的规
定,明清时期尤为严格。屋顶的形式、高度,脊饰的形
象、尺寸和数目,以及所用材料的颜色均须根据建筑的
等级而定,不得超越。
梁架 指木结构房屋的上部骨架,就其结构方式可
分为抬梁式和穿斗式两大类型。抬梁式是在柱上沿房屋
进深方向放置大梁,大梁上再叠置几层缩短的梁,各短
梁的两端梁下置垫木或短柱,支承在下一层梁上。最上
的短梁称平梁,正中立短柱。在相邻两片梁架之间,于
正中短柱柱头和各梁梁头用沿开间方向的檩子连接起来,
即构成一“间”。檩下可能还施用垫板和木枋。穿斗式
是沿房屋进深方向立一排柱,柱高均直达各檩,用以支
承檩子;柱间用长枋横向贯穿,两片梁架之间除檩子外
又用逗枋和纤子连系起来。抬梁式常用于北方建筑,也
用于南方的较高级建筑;穿斗式多用于南方一般房屋。
对梁架的艺术加工有以下几种方式:①把梁作成月
梁形式,即梁的上下表面均被削成向上微微拱起的弧线,
同时对梁间垫木、短柱的轮廓也作各种艺术加工。如做
成瓜形、驼峰形等。梁和短柱接头常用木雕饰。②在梁
表面雕刻更多的花饰,主要见于清代建筑,有的花饰仅
施于梁端,有的则通身满雕,有过于繁琐的倾向。③在
梁上绘制彩画。
(郭黛□)
斗拱 置于檐下柱枋之上,以层层称为拱或昂的短
木向外挑出以支承屋檐或梁头,各层短木之间起支垫作
用的小木块称为斗或升,总体即为斗拱。斗拱依其部位
或时代不同而有不同名称,如宋代称置于一般柱头、转
斜角柱头和阑额上的斗拱为柱头铺作、转角铺作和补间
铺作,清代则分别称为柱头科、转角科和平身科等。
最早的斗拱形象见于西周青铜器命簋上所用的栌斗,
在战国青铜器刻纹中也有成组的斗拱。汉代画像石、画
像砖、壁画、明器、石阙和墓室中都表现有成组的斗拱,
多为柱头铺作。唐代斗拱已达到成熟阶段,已有补间铺
作,大多只有一朵,比柱头铺作简单。唐代建筑出檐深
远,斗拱雄大疏朗,表现了斗拱所具有的结构美。宋代
补间铺作加多,形制趋于复杂,与柱头铺作基本相同,斗
拱尺度变小,反映了此时斗拱的结构作用逐渐减弱和装
饰作用的加强。明清时期斗拱的结构作用更为退化,装
饰作用几乎已成了斗拱的唯一功能。明清的平身科斗拱
增加到四~六攒,甚至更多,尺度变小,斗拱的形象也
变复杂,如用45°方向的斜拱互相搭连,形成网状,称
为如意斗拱,或将斗拱组合成螺旋形网的样子,用于藻
井周围。
(徐伯安)
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斗拱
翼角起翘 屋顶起翘的转角,由其形式很像鸟翼,故
称翼角。
在屋顶转角处为了承托两个方向的屋面,使用了一
条45°方向的角梁,角梁比椽子粗大,为了使接近角梁
的檐子与角梁上皮取平,于是在靠近角梁的椽下,使用
长三角形的垫木把椽子逐渐抬高,屋檐的轮廓线也就向
上翘起,即为起翘。通常为使造型更加完美,角部又向
外伸出,称为出翘。
角翘的起源可能与斗拱的发展有关。唐代以前,斗
拱很大,出跳深远,角梁(相当于45°的椽子)处仍使
用不太粗大的构件,通常也就没有起翘。唐代建筑仍以
无起翘为主,但也有起翘的做法。宋代以后,斗拱出跳
渐短,椽子负荷加大,转角处重量特大,45°椽子普遍
演化为粗大的角梁,起翘随之普及。
北京紫禁城角楼之翼角
举折与举架 确定屋架高度和屋面坡度的技术作法。
宋代称为举折,清代称为举架。屋面坡度按照建筑等第
和屋面材料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举折的具体作法是,先
按前后最外一条桁(即檩)的距离定脊高度,再从上而
下分段按各段举高1/10、1/20、1/40……依此下折而定
每椽的斜度。举架的作法是将房屋的椽子,从檐部开始
自上而下逐渐增加斜度,通常规定,第一条椽子的斜度
为50%,然后依次为70%、80%、90%对比,工匠简称
为五举、七举、八举、九举。举折与举架的作法使中国
古代建筑的屋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它可以掩饰屋面施
工中不可避免的凹凸误差,也可使屋面形成优美的凹曲
面,大大减弱了屋顶的沉重感。
举折和举架
(郭黛□)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