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美术
   
 

夏-商-西周工艺美术


  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工艺美术发展史上继原始
社会之后,第2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工艺美术品的创
造、制作者主要是直属于官府的百工,他们在创造过程
中所获得的审美经验、制作技艺和制作的无数优秀作品,
对后世有重要的影响。这一时期青铜工艺居主导地位,在
商代后期和西周初期达到兴盛阶段,出现大批制作精美、
系列不同的青铜器,其造型和纹饰在工艺美术史上具有
典范意义。玉器的雕琢技艺有新的进步,有造型严谨、规
范化的礼玉,也出现大量造型生动优美的实用的或装饰
性的玉器。陶瓷工艺的成就表现在原始瓷器的出现和精
细白陶器的造型和装饰意匠上。此外,金器、牙骨雕刻
和竹、木、漆器、纺织工艺也都有发展。
  青铜工艺 文献记载:传说夏代已开始铸鼎。已知
的最早的青铜容器残片发现于河南省登封县河南龙山文
化晚期的灰坑,含有铜和铅、锡成分,属于青铜。据放
射性碳素断代,年代约为公元前1900年,相当于夏代初
期。在其后的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发现有青铜礼器的爵
(见二里头铜爵)和□,镶嵌绿松石兽面的铜牌饰铃和工
具、兵器等。爵和□为多范合铸,造型、纹饰粗简,具
有明显的早期青铜器特征。在遗址中还发现有铸铜、制
陶、琢玉、制骨的各类作坊,说明手工业已有专业分工。
  商后期青铜工艺十分繁荣,青铜器作品表现出不同
的艺术风格。商代青铜艺术的主导的审美倾向是追求庄
严、华美,到西周中期以后,占据上风的则是典雅、朴
素的风格。
  商、西周时期,青铜器已形成独特的造型系列,主
要器类有:1.容器类:①炊食器:炊器主要有鼎、鬲、□,
盛食器主要有簋、豆,到西周后期出现新的器类□和□;
②酒器:盛酒器有尊、□、瓿、卣、壶,调酒的□与造
型异常华美的方□、兕觥及各类鸟兽尊。温酒、饮酒器
有□、爵、角、觚、觯;③水器:盘、□、盂等。2.乐
器:铙、□、铃、仿木器的鼓,西周中期以后出现编钟。
3.兵器:钺、戈、矛、镞等。4.车马器、工具等。其中,
最主要的是炊食器和酒器,均属于礼器。商代酒器种类
数量很多,到西周以后,炊食器发展,酒器逐渐减少。炊
食器中的鼎是礼器中最主要的代表器类,具有重要的宗
教、政治意义,在造型上也力求庄严、厚重,强调体量
感。大型鼎被视为贵族权势的象征之物,著名的如商代
王室祭器司母戊鼎,重875公斤,为已知商、西周时期最
重的巨型青铜器。西周时期的圆腹大鼎如大盂鼎(见彩
图大盂鼎(西周)陕西岐山出土)、大克鼎等都有涉及
西周史实的长篇铭文,造型典雅、庄重,代表了西周时
期青铜器艺术的成就。酒器中,圈足器的尊、觚,带提
梁的卣,三足器的爵、□造型设计都十分成功。兕觥和
各种鸟兽尊为模仿鸟兽形体制作的盛酒器,表现出古代
艺术工匠善于观察自然物象和按照工艺美术造型原则加
以提炼变形的能力。有的生动传神,有的将鸟兽局部形
体与器皿造型巧妙结合达到和谐完美。著名的代表作品
有商代的四羊尊(见彩图四羊尊(商) 湖南宁乡出土)、
龙虎尊、小臣□犀尊、双羊尊、象尊、豕尊(见彩图豕
尊(商)湖南湘潭出土)和各种不同造型的鸱□尊等;
西周的鸭尊、驹尊、虎尊等。此外,四川广汉出土的商
代大型青铜人像、人头像、面具等,表现了古代巴蜀地
区在人物塑造方面的特殊成就(见三星堆青铜人头像)。
        虎食人卣
  商、西周青铜工艺还创造了富于时代特征的多种纹
饰。早期种类较少,纹饰的构成也比较简单,商代中期以
后,发展为三层花纹。即在浮雕的主体纹饰上辅以阴线
刻文,其余空白部位又刻成细密的云雷纹作为衬底。以
此造成多层次的装饰效果。在装饰手法上,注意主从关
系和虚实变化。器物体积感最强的部位大多以饕餮纹为
主,构成大面积的装饰面,而在次要部位则装饰有彼此
呼应的装饰带。流行于商代和西周早期的纹饰主要有饕
餮纹(或称兽面纹)、夔纹、鸟纹等。饕餮纹为一个具有
神秘色彩的突出的兽头,有的有角、爪、尾,其生活原
型为牛、虎、羊等动物。夔纹为侧身、有角、一足、卷
尾的龙形纹饰,多用于装饰带。两个相对的夔纹也可构
成一个饕餮纹饰。鸟纹初出现于商代中期,到西周以后
更为盛行,有小鸟、长尾鸟和华冠大尾鸟等不同样式。此
外,比较流行的还有象纹、虎纹、蝉纹、蚕纹及龟、鱼、
蛇等动物纹饰以及钩连雷纹、乳钉纹、涡纹等各种几何
形纹饰。西周时期出现别具特色的卷身夔纹。西周中期
以后,饕餮纹、夔纹等逐渐为窃曲纹、重环纹、波纹等
所代替。商周青铜器还多在器盖、□、耳等部位附加立
体的动物形装饰,并在器体交接、转折部位(一般是合
范处)饰以突起的觚棱,以增强器物的装饰效果。
  商、西周青铜器中的重要作品,多铸有铭文,商代
铭文字数较少,有的仅刻族徽,到商晚期,字数逐渐加
多,西周时期毛公鼎的铭文最长,达497字,内容广泛涉
及祭典、训诰、册命、征战,以及诉讼、媵女等内容,具
有书史的性质。铭文中的代表作品具有书法价值和史料
价值。
  陶瓷工艺 夏、商、西周时期大量日用器物是红陶
与灰陶制品。其中食器、水器多为泥质陶器,炊器多为
夹砂陶。在器表施加印纹、划纹和附加堆纹,表现出朴
素的装饰意匠。商代中期曾一度流行在陶器上施加与青
铜器相同的饕餮纹。在二里头文化和商代中期还出现一
些陶塑的龟、鱼、虎、羊头、 猪、鸟头等,造型夸张、
生动。山西襄汾陶寺相当于夏代的文化遗址出土有大型
彩绘陶器,有的绘有龙的形象。
  江南地区和东南沿海流行印纹硬陶器,器表拍印有
云雷纹、人字纹、 米字纹、方格纹等纹饰。陶质坚硬,
烧成温度高。商代中期出现原始瓷器,胎骨以高岭土烧
成,外施青灰或黄褐色釉,烧成温度在1200℃左右,胎
质坚密,不吸水分,扣击有金石声。器类有尊、豆、瓮、
盂等容器,施有弦纹、方格等刻画纹饰(见中国原始瓷
器)。西周以后有较大的发展。
  以高岭土为坯的刻纹白陶器出现于商代晚期,为当
时贵族专用的贵重器物。器表磨光,雕刻花纹。其造型
与纹饰和同时期的青铜器有密切关系,但又自成体系。
器类有鼎、殷、豆等炊、食器和尊、□、觯等酒器。纹
饰有饕餮纹、夔纹、人体纹、云雷纹、涡纹等。主要发
现于殷墟和河北藁城等地,数量不多。
  刻纹白陶的艺术成就和印纹硬陶、原始瓷器的出现
代表着此一时期陶瓷工艺的最高成就,也是中国陶瓷史
上一个具有转折意义的发展。
  玉石、骨牙雕刻工艺 玉石工艺在商代达到成熟期,
数量众多,应用广泛,在长期制造过程中,发展了对于
玉石原材料质地、色泽之美的鉴赏和辨别能力,珍贵玉
石材料的价值逐步被认识。在贵族生活中,玉的材质之
美被与当时的道德规范相比附,而且直接以玉器的造型
种类区别贵族的等级身份。西周以后,玉器的造型进一
步规范化,并被广泛纳入贵族礼仪活动和日常生活之中,
但在艺术创造上则趋于僵化而没有更大的发展。
        商代玉鸟
  安阳殷墟曾出土大量商代玉石器,最为集中的发现
为殷墟妇好墓,所出玉器达755件,皆属软玉,产自新疆
等地。有礼器、仪仗、工具、生活用具、装饰品和杂器,
其中艺术价值最高的是人和动物形的装饰品,而玉□和
盘的发现则表明商代工匠已能琢制容器了。石器共63件,
有大理岩雕成的豆、盂、□、□、觯等礼器,石灰岩雕
成的磬、工具,砂岩制作的磨石等。此外还有绿晶(或
认为是寿山石)、玛瑙、绿松石、孔雀石4类宝石器,共
47件,主要用作制作珠类、动物形装饰和贝等。
  玉石礼器主要有璧(及各种环类)、琮、圭、璋、璜、
琥6类,用于祭祀活动和贵族佩戴。还有一些铜镶玉或其
他材料的戈、矛钺、戚等兵器、工具,用于仪仗。礼玉
的品类是不断发展、完善的,其具体名称、用途,多年
来学术界尚有争议,在琢制技艺上,特别注重形式的对
称、完美,以求与其庄严的礼仪性质相谐调。
  动物和人形装饰品都是小型的佩饰或镶嵌的装饰品。
也可能具有辟邪等巫术意义。妇好墓所出各类写实动物
和龙、凤等神异动物,种类繁多,形象生动,具有很高
的艺术价值。还有13件玉人,是了解商代社会生活的珍
贵形象资料。西周时期代表性作品有甘肃灵台白草坡所
出的玉人、陕西宝鸡茹家庄所出的玉鹿、水牛等大量动
物性装饰品。这些作品有圆雕、浮雕、玉片等不同形式,
辅以线刻纹饰,并多镂空,以造成玲珑剔透的观赏效果。
巧用原材料色泽的俏色玉器在商代后期也已出现。
  骨、牙雕刻在商、西周时期也很流行。骨雕多用作
笄、匕等生活用品或矛、镞、刀、锥等兵器与生产工具。
贵族使用的骨器上多雕刻有饕餮、夔等精细花纹,骨笄
上端刻出鸟、夔等形象,有的还镶嵌以绿松石,所用材
料为牛、马、猪、羊等骨料、鹿角和人骨。
         商代象牙杯
  象牙制品最精美的有妇好墓所出3个觚形象牙杯,两
件为夔□,成对,一件为虎□带流,均遍体刻满精细的
多层花纹,并镶以绿松石。造型庄重,纹饰华美,与青
铜器同一时代风格。陕西扶风西周宫室遗址所出两件骨
笄帽上的蚌雕人头像,深目高鼻,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
                   (李松)
  漆器工艺 商、西周时期,漆器的制作是将漆树的
汁液,即漆涂在先作好的木器上,在潮润空气中氧化后,
其表面呈深褐色,干后变为褐黑色,使器物既防腐、耐
酸、耐热、又可作装饰,具有美感。中国是用漆最早的
国家。在商代,随着各项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各种手工艺
的发展,用漆技术也有相应的进步。现在虽无完整的漆
器出土,但通过考古发掘,发现有大量雕花木器印痕,即
“花土”,漆印在墓室幕土中的涂漆木器的痕迹,以朱
色居多。在河南安阳殷墟和河北藁城的一些商代墓室和
遗址中,曾发现有商代漆器的“花土”和残片。其中有
盘、盒等器物,大都红地黑花。经分析鉴定,其装饰花
纹有饕餮、夔、龙、虎、蕉叶、回纹等纹样,与此时代
的青铜器基本相似。此时漆器中还使用了镶嵌技术,有
的花纹中嵌有绿松石,而有的则贴以金箔。
        商代漆器残片
  西周漆器较商代有所发展,其器以木质或编织物为
胎,外涂漆液,有的甚至嵌以蚌泡,器形多仿青铜器,有豆、
盘、盒、杯等器形残片。以陕西长安、河南洛阳、□县
等地的墓室中出土较多。西周漆器的色彩有红、黑、白、
青等,其色彩配置要符合礼制的规定。
  商、周漆器除用于祭祀等礼制仪式外,还广泛地应
用于日常生活中,并作为车辆及兵器的装饰。
                  (田自秉)


 
鲁之虺扫描,黄冠富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