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制约城镇化水平提高的限制条件分析 | |
二、制约城镇化水平提高的限制条件分析
城市(镇)是人类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晶,也象征着一个国家工业化和发达水平。很多人认为,如果城市(镇)代表了进步的话,农村便意味着落后,这种城乡差异必然导致城市化的趋势继续下去,以至于直到大部人口都集中城市(镇)为止。 然而,上述这些说法的可靠程度愈来愈值得怀疑。1987年5月在墨西哥城召开的世界大都市会议上反映出,由于整个世界,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日益都市化,引起诸如住房、交通、就业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弊端。人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城市化并不是现代化,更不是发达的象征,尤其第三世界国家的城市化和城市人口爆炸现象,带来了国家社会经济的贫困化①。诚然,否认城市化是现代化、是发达的象征,那是过于偏激,但城市化水平的盲目提高正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必须基于:农村生产的粮食或从国外进口的粮食,足以维持城市(镇)人口膨胀的需求;愈来愈多的人能在城市(镇)中得到生产性就业的机会。这是城市化的基本前提条件。
(一)口粮问题
在我国,每变一个乡村人口为城市人口,就必须相应地从国家的某个农村地区多生产出一份粮食。这一基本规律在几千年前我国第一批城市形成之日起,贡赋制度就已确立了。即使19世纪中叶后,近代城市与商品经济的脱颖而出,也没有摆脱这一基本规律。 根据世界银行1984年经济考察团总报告分析,我国将来耕地面积不会扩大,只有可能缩小,其关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开垦的农田能否抵补用于非农业活动的土地数①。再从世界粮食贸易看,自本世纪中叶以来,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一直是同北美谷物外运量的巨大增长密切联系的,其外运输出量年增长率7.7%,到1980年世界大多数城市,从列宁格勒到拉各斯,从墨西哥城到孟买,从开罗到东京都需要依赖北美外运的谷物作为部分城市人口口粮的供应来源。可是人们对北美目前谷物出口增长趋势再能维持多久也已开始有所怀疑。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粮食生产和城镇人口口粮问题,应立足于国内现有耕地、草原面积的基础增产解决。粮食增产速度与城市化成正比。
(二)就业问题
经济底子比较薄弱,农村人多地少,农业剩余劳动力多,这是我国国情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推动力”。然而,在城镇工业中创造一个就业岗位,比在农村安排一个劳动力需要花费更多的资金。科林·诺尔曼估计②,在美国创造一个工业就业岗位,平均成本为20000美元。在基础设施不很完善的国家成本可能更高,如南非纳塔尔省的黑人区,在30家工业企业中创造2500个就业岗位,每个就业岗位约需投资33000美元。就我国而言,0—16岁的建设费用,农村为2950元/人,小城镇为6400元/人,城市为9200元/人。因此,国家基建投资数量也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 因此,不难看出,我国城镇化水平的稳定而合理的提高,城镇人口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受农业生产提供商品粮能够养活的城镇人口数量,以及国家对工业、交通运输业、城市基础设施等建设事业的投资规模,所能转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所决定。
① 郭伟成:“重新认识大都市”,《人民日报》,1987年5月25日。 ① 《中国:长期发展的问题和方案》(总报告),第63页。 ② 《城市的极限:制约城市增长的新因素》,吴立夫译,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4年。 |
相关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