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交通 | |
九 航空事业的创始 | |
九 航空事业的创始
世界航空事业是20世纪才发展起来的,可是在我国古代却早已发明了模型飞机和雏形火箭,至今在民间还流传着许多美丽而动人的关于飞天的神话故事和传说,如萧史乘龙,弄玉跨凤,嫦娥奔月……。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年代,这些神话和传说反映了人们向往飞行的美好幻想。随着生产和科技的发展,我国古代的科学家和能工巧匠开始探索飞行的原理,尝试着制造各种各样的飞行器,进行了许多飞行试验。在历史上,我国劳动人民曾对人类的飞行事业做出过杰出的贡献。
1 古人想飞上天去
在古代,面对飞行的鸟儿和辽阔的天空,人们在想:鸟能自由自在地在天空中飞翔,那么,人模仿鸟的某些动作,是否也能飞行呢?为了表达这个理想,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许多空中飞行的神话和传说。这些神话和传说不仅十分美丽,而且有丰富的想象力。如传说我们的祖先黄帝就是骑着龙到天上去做神仙的。征服洪水的大禹也曾经驾着龙到天空游玩。传说中的周穆王访问西王母的时候,曾经乘一辆“黄金碧玉之车”,腾云驾雾,以日行万里的速度奔向西方的昆仑山,而作为主人的西王母,则乘一辆更为华丽的“紫云车”。还有:仙人王子乔骑的是白鹤;秦穆公的女婿是乘龙的萧史,女儿是跨凤的弄玉。他们都能在空中自由来去。战国时候的伟大诗人屈原在他的长诗《离骚》里,想象自己坐进飞龙拉着的车里,在空中飞行。云像一面面旗帜迎风飘扬,凤凰在他的旁边飞鸣。他飞过高峻的昆仑山,飞过望不见人烟的流沙,最后到达广阔的西海。至于《西游记》中那个大名鼎鼎的孙悟空,更是了不得,一个跟头就是十万八千里。至今保存在甘肃敦煌石窟里的壁画,还给我们留下许多美丽动人的“飞天”的形象。在古代民间,也广泛流传着这方面的故事。如“嫦娥奔月”的传说。据说,嫦娥是古代英雄后羿的妻子。她吞食了后羿从西王母那里得到的一种仙草,身体变得非常轻,结果抱着心爱的小白兔不由自主地飞了起来,像一缕青烟似地飞进了月宫,做了月宫的主人。另外还有一个仙人吴刚,因为犯了过失,被罚到月宫去砍伐一株500丈高的桂树。毛泽东在一首《蝶恋花·答李淑一》的词中,也引用了这个故事,说吴刚捧出桂花酒来招待烈士的忠魂,嫦娥也为他们翩翩起舞。 这些传说和神话,说明了人们有着美好的幻想,希望总有一天,人们能够自由自在地在空中飞来飞去。有飞行的理想,就会有飞行的实践。有不少古人甘冒风险,大胆进行了飞行试验。 据《汉书·王莽传》记载,在西汉末年,曾有人应王莽征伐匈奴的招募,在长安举行了飞行表演。此人“取大鸟翮[hé核,翅膀]为两翼,头与身皆著毛,通引环纽,飞数百步,堕”。这在当时是一件了不起的创举,但他的飞行方法——“通引环纽”,究竟是振翼飞行,还是滑翔,却很难断定。东晋的学者葛洪,从老鹰平伸翅膀滑翔升空的现象得到启发,提出模仿这一动作制造“飞车”进行飞行的想法。他虽然没有进行试验,但人们从他的设想中得到很大启发。人们要飞行,不能老在“振动两翼”上兜圈子,可以考虑“固定两翼”的办法。直到今天,飞机的两翼还是固定不动的,这说明葛洪的见解是正确的,可行的。 我国古代还有利用能飞的器具飞上天的故事。南北朝时就有一起用风筝载人的实例。公元559年,北齐文宣帝高洋这个暴君,强迫一些人乘着用蓆子做的风筝从高67丈的高台上往下跳,拿人命当儿戏。结果其他人都摔死了,只有一个叫元黄头的人乘风筝随着风“飞”到了城外,竟然安全地落了下来。这是我国风筝载人最早的一次成功飞行。至于利用飞筝通风报信的事例就很多了。公元781年,唐朝临洺城被叛乱的武装团团包围,守将张伾[pī披]率领士兵坚守了一个多月,城中粮食已经吃完,眼看支持不住了。他写了一封告急的信,系在风筝上,放了出来,结果被前往救援的唐军获得。唐军了解情况后立刻发动进攻,打败叛军,解救了危城。 到了宋朝以后,火药在军事上逐渐得到广泛运用。火药武器有一类叫火箭。它虽然是比较原始的古代火箭,但是却与现代火箭构造原理非常相似,当时有人曾尝试乘坐这种火箭飞上天去。他把47支最大的“起花”(作为玩具的古代火箭)绑在一个架子上,自己双手各拿一把大扇子坐在架子的前面,让人将这些“起花”同时点燃,想借火箭的力量与扇子的扑动力量飞上天去。这个试验虽然失败了,后人却对这位勇敢的开拓者给以很高的评价。这次试验所应用的原理,同现代最进步、最新式的喷气式飞机的制造原理是一样的。因此,有人称这位没有留下姓名的古人是“第一个企图乘火箭飞行的人”。
|
相关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