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交通 | |
3 近代邮权的丧失 | |
3 近代邮权的丧失
我国在正式建立国家专营的近代邮政事业以前,除了官方的邮驿和民间的民信局、侨批局外,近代还有帝国主义者办的“客邮”以及海关兼办邮政等形式。 所谓“客邮”,就是帝国主义国家在我国领土上强行设立的邮局。1834年英国在我国广州开办了第一个英国邮局。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英国进一步在我国通商口岸广设邮局。接着,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借口“利益均沾,机会均等”,纷纷效尤。法国于1861年、美国于1867年、俄国于1870年、日本于1876年、德国于1886年,先后在中国设立各自的邮局。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以及在中国境内交战的日俄战争中,各国以种种借口,不断扩大“客邮”的范围,不仅在中国沿海沿江大中城市任意设立邮局,甚至深入到中国边疆如新疆、云南、黑龙江、西藏等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入侵中国山东省,并在胶济铁路沿线要地设置日本野战邮局。这些邮局侵犯中国主权,不受中国政府管辖,清政府还美其名曰:“客邮”。所谓“客邮”,没有任何条约根据,也没有取得清政府的允许,完全是为外国侵略者对我国进行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侵略的目的服务的。这些邮局各执行其本国邮章,使用其本国邮票,却加盖中国地名邮戳;不仅邮寄其侨民的邮件,也收寄中国人在中国境内互寄的邮件。有些国家甚至凭借“客邮”邮袋不受海关检查的特权,大量贩运鸦片、吗啡等毒品,偷漏关税,进行走私活动。此外,帝国主义列强各国驻华领事馆、租界当局以及洋行、投机商也任意开设“书信馆”、“本地邮局”。其中不少打着传递书信的招牌,实际却进行投机诈骗等非法活动。 当时我国海关兼办邮政的头目是英国殖民主义者赫德。自鸦片战争后订立不平等的中英南京条约起,我国就开始丧失了关税自主权,由外国人管理我国海关。1863年,赫德被清政府任命为海关总税务司后,不仅掌握了我国海关大权,还进一步企图夺取我国的邮政大权,擅自在海关总税务司署内设置了邮务办事处,兼办邮政。到了1878年,赫德派人先后在北京、天津、烟台、牛庄(今营口)、上海五地试办邮政,还发行了我国第一套大龙邮票。赫德以后又试办了北京到天津、镇江,天津到牛庄,山东济河到烟台等几条邮路,办理华洋邮件。直到1884年,凡设有海关的地方,基本上都开办了海关邮政。赫德控制我国邮政大权后,一方面对各帝国主义的“客邮”,不但没有采取他许诺的“抵制之计”,相反,却与有关各国达成协议,承认各国在通商口岸设立邮局;另一方面,他却对我国自办的民信局和驿站采取逐步吞食、逐步淘汰的阴险手段,加以摧残和扼杀。 英帝国主义通过赫德之手独霸中国邮政,其他帝国主义怎能不眼红呢?所以法帝国主义就一再通过驻华公使向清朝政府交涉,要求插足中国邮政。1896年5月19日,“大清邮政”的招牌挂起才两个月,法国公使施阿兰就照会清政府说:“将来中国邮政局陆续推广,招募外国人员,法国人员亦应公平令其同办。”1898年,法国公使吕班更直截了当地威胁清政府,说:“中国邮政总管一缺”,要以“法国人充补”。这年四月间,法国公使公然要求清政府声明:“中国国家将来设立总理邮政局专派大臣之时,拟聘请外员相助,所请外国官员,愿照法国国家所嘱之意酌办。”而腐败透顶的清政府也居然答复说:“可允照办。”英法两国在争夺中国邮权问题上明争暗斗,日趋激烈。老奸巨猾的赫德为了缓和英、法之间的在华矛盾,1901年,就在他自己兼任的总邮政司下面安排了一个“邮政总办”,叫法国人帛黎充任。 1909年,赫德因病回国,帛黎便继赫德之后,一手控制了中国邮政大权。1911年,清政府为了欺骗人民,宣布“预备立宪”,决定将海关兼办的“大清邮政”改属邮传部管辖。但是邮政总局虽然由邮传部派员担任局长,而实权仍然操在邮政总办帛黎和许多外国人手里,一切原封未动。海关办了40多年的邮政,在移交邮传部时,不但没有给清政府赚得一文钱,相反却说45年来海关为邮政垫款白银184万余两,要由清政府按年息四厘,分五年全部归还。 清朝后期,由我们中国人独立开办的新式邮政也是有的。它始于台湾巡抚刘铭传的改革。台湾于1881年(光绪七年)从福建行省划分出来,第一任巡抚就是颇具革新思想的刘铭传。他在1888年(光绪十四年)初,创办了“台湾邮政总局”,为官府与商民的通信服务,并且发行了官用的“台湾邮票”与民用的“邮政商票”两种邮票。这两种邮票都是二联单,发售时裁开,一联粘在信封上,一联作为存根,并且只限在寄信时出售。这个新式的邮政系统,是在原台湾驿站系统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原驿站的站头、兵丁、役夫经过学习都可以留作新式邮政的工作人员。刘铭传的成功试验,为大陆的改驿归邮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在我国邮政发展史上是应该予以充分重视和肯定的。可惜的是,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领土台湾,因此这一改革未能继续下去。 最后说说我国电信事业的诞生。近代外国侵略者对我国电信权的侵夺,也是一页令人痛心的历史。自从电报、电话和无线电通信技术发明以后,英国、美国、沙俄等国很快就把这种科学成就作为一种侵略工具,并进而为了控制我国的电信权,展开了激烈的竞争。1871年,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在英国和沙俄的怂恿下,私自在我国敷设了海底电缆,并在上海租界设立电报局,开办电报业务。1881年,英商在上海设置电话。接着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争先恐后地在我国也开设了电报、电话业务。帝国主义在我国各城市所设的租界、领事馆、兵营,甚至旅馆、饭店和私人住宅,直到内地村镇,到处都有它们的电话或无线电台。 在帝国主义侵占我国电信权的同时,清政府也开始自办电报、电话和无线电通信等项业务。在电报方面,1877年和1879年,清政府先后在台湾和天津架设了军用电报线。1881年,建成全长为3075里的天津至上海的电报线,并开办了公众电报业务。这是中国经营公众电信业务的开端。到1902年,清政府陆续建成天津至北京、上海至广州、南京至武汉、武汉至重庆等电报线,并在20多个省区建设了省内电报线;在电话方面,1899年清政府规定由电报局兼办电话业务,先后在全国各大城市及部分中等城市装设了市内电话;在无线电通信方面,清政府开始着眼于无线电军事通信。1899年和1905年,两广总督和北洋舰队分别架设了一些无线电台,用于军事联络。以后陆陆续续又修建了一些民用无线电台。总的来说,清政府的自办电报、自办电话和自办无线电通信,虽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规模还是比较小的,速度还是比较慢的。
|
相关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