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地域经济开发的现状基础
 


一、中国地域经济开发的现状基础

 

中国地域经济开发是以现状经济面为基础的。概观现状经济面具有如下三个特点:

 

(一)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

 

长期以来我国地区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客观上存在三大经济地带,最突出的是东、西差异。总的说来,东部地区发展水平高,西部地区发展水平低,并且由东向西逐步递减。从1984年主要经济指标来看:工农业总产值百分比,东、中、西三个地带分别为57.1%、23.2%和14.7%;产值密度(万元/平方公里),东、中、西地带分别为31.28、6.92和1.90;人均工农业产值(元/人)分别为984.2、557.4和450.0;资金利税率(以东部为1),东、中、西三大地带的比率约为1∶0.5∶0.25;资金投入产出比,全国为5∶1(即投资5元可以增加1元产值),东部沿海地带为3∶1,西部地带却为7∶1~8∶1。财政收支状况,1982年东部地带除福建省支大于收2.75亿元外,其余9个省、市都是收大于支,少则几亿,多则10—20亿,最多的上海达100多亿;而西部地区,除四川省收大于支约5000万元以外,其余8省区均支大于收,少则数千万元,多则数亿、数十亿元。从上述情形,不难看出,东部沿海地带不仅经济、技术水平高,而且财政盈余,地方经济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能力较强;而西部地带经济、技术水平低,经济效益差,财政拮据,地方经济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较差;中部地带无论是经济、技术发展水平,还是经济效益、财政收支状况,均介于东、西两大地带之间。

 

(二)由东而西的经济梯度

 

在我国地域经济开发中,硬件和软件也呈东密西疏,由东而西依次递减。所谓硬件是指固定资产、基础设施等的构成状况;所谓软件是指智力、技术、经营管理等的现状基础。现从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发展水平两方面加以阐述。

1)基础设施建设。据统计,在我国占国土面积71%的中西部地区,只拥有分别占全国37.3%和39.7%的铁路线段和公路线段,东部沿海地带的平均铁路网密度和公路网密度分别是中、西部地带的4.7倍和4.6倍。据1983年资料,中、西部的铁路货运量只占全国的18.4%,总运量还少于辽宁、河北二省之和;其公路货运量也仅占全国的16.8%,大体相当于江苏和上海之和;水路运量与东部沿海地带相比,更是微乎其微。

2)科技文化发展水平。据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统计,中、西部每万人平均拥有科技人员的数量明显少于东部地带,如果与国土面积相联系,拥有科技人员的差距则更加悬殊。如按全民所有制单位自然科学技术人员统计,西部地区平均约每四平方公里有一人,而东部沿海地带平均每平方公里有三人,其间相差十二倍之多。再从劳动者平均文化程度看,在西部人口中不仅大学毕业文化程度者比例小(每1000人中西部为4.2人,东部为10.6人),而且受过中等教育的人员比例也显著低下。

 

(三)城市的极核辐射作用差异

 

在我国地域经济系统中,以中心城市为节点的城镇经济网络正在形成。全国342个城市拥有工业固定资产占2/3,提供3/4以上的工业总产值和4/5的财政收入。以每个城市为中心,其腹地范围的经济发展水平大体与交通运输距离的远近成比例递减,但城市中心作用明显大于东、中、西三大地带的梯度差。如长江流域现已形成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大经济中心,其中心城市辐射和吸引作用非常显著。根据1984年统计,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全民所有制职工人均总产值分别为31212、18837、17298和12650元,这些中心城市所在的省(或市域,指上海)人均工农业总产值分别为6570、1587、1099和682元/人。可见,中心城市间差异系数在2∶1,省区(或市域)间的差异系数在4∶1—5∶1。但各中心城市与所在省区(或市域)的区内差异除上海在5∶1左右外,江苏、湖北和四川三省都达到了10∶1—20∶1(表15-1)。就全国而言,我国城市与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北方大于南方,西部甚于东部。

综上所述,我国地域经济开发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经济、技术水平、生产力发展条件和城乡间经济发展的三大“梯度”差异,客观上存在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成为我国地域进一步开发的现状基础。

15-1  长江流域中心城市间及其与省区差异比较表(1984年)

 

资料来源:(1)1985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2)1985年《中国经济年鉴》。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