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史书
  九、熊朋来和他的《伐檀》
 


九、熊朋来和他的《伐檀》

 

熊朋来是宋末元初著名的音乐家兼经学家。他面对国破家亡的残酷现实,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在宋亡以后,他不肯到元廷作官,情愿当个郡学教授,抚瑟歌诗,用以寄托自己的情志。他认为,诗歌之所以能感人,不仅在歌词,还要靠“声音”(曲调)。他不满足于前代所传的“诗旧谱”,在教学之暇,选取《诗经》中的古诗,重新谱写了二十多首新曲,命为“诗新谱”,收在他编的《瑟谱》一书内。据说内有三曲,因民族感情过分明显,“寓歌哭之意”,而未能刊印传世。在存世的作品中,原为魏风(今山西芮城)的《伐檀》,堪称佳作(图86):

 

《伐檀》全曲共三段,用同一曲调变化反复三次构成。音乐的基调,愤激慷慨,颇为感人。熊朋来曾经指出:真正的知音——“善听者”,能从《伐檀》曲中听出伐木的“斫轮声”。现从译谱来看,也确有这样的感受。乐曲一开始,豪迈壮阔的音调,情不自禁地把人带人古代伐木的劳动场面:“坎坎”的伐木声,伴随着清清的河水与阵阵微波,是一幅多么诱人的画面。然而,作曲者并没有停留于此。他充分发挥了音乐的抒情功能,着力于刻画诗人的内在感情。情感的动力,使旋律不得不在“三百”两字上用六度大跳,在“有”字上用四度跳进到最高音的处理手法,以及采用各种调式变化,使音乐的高潮绚丽多姿,有效地揭示了诗人内心对所谓“君子”不劳而获的愤怒和抗议。最后作曲者出人意料地在较低音区以一句讽刺性的问话作结,给人留下无穷的遐想。

《伐檀》原词是一首古诗。如何使它既有古拙、质朴的风格,又符合当时人的欣赏要求,对于乐曲的感染力有相当密切的关系。这方面,熊朋来并没有去追求虚无飘渺的古调,而是从现实中汲取唐宋燕乐的“俗音”(民间曲调),用燕乐二十八调中“歇指角”——调式主音为角(应钟)的音阶调式,严格按照宋元时代“起调睪曲”(用调式主音作为乐曲的起结音)和“务头”(高潮的安排)的作曲理论,谱写了这支短歌。因此,听来亲切感人,层次分明,有别开生面之感。

《伐檀》的伴奏形式,熊朋来按古代“弦歌”旧例,用瑟伴奏。古时的瑟,在唐以前已失传了,熊朋来的瑟,共二十八根弦,按十二个半音加四清声,分为高、低两个八度组定弦。其演奏方法,可以同时用左右两手分别弹低,高两组各弦,也可仅用右手弹高音组各弦。虽然两手“各自能成曲”,实际上仍以同度齐奏为主,其伴奏形式还是比较简单的。

《伐檀》以外,尚有《考槃》等曲也取得较好的艺术效果。但有的作品(如《七月》),作者附会古代“随月用律”之说,形成频繁的转调,并不足取。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