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国城镇职能体系 | |
二、中国城镇职能体系
在我国现代城镇体系中,城镇职能的组合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自上而下,覆盖全国的多种城镇职能子系统;其二是以地域资源开发和生产协作为基础形成的块状城镇职能组合结构。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城镇职能体系一般分为以下几个基本类型:
(一)政治中心体系
在我国,由于历史上长期形成了超稳定结构的中央集权的统一封建国家,自古以来即相应形成了一整套自上而下的各级行政管理中心。其系列特征为:首都——省会——地区中心——县城——乡镇。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政治中心体系是我国城镇体系区别于世界其它国家城镇体系的最明显特征之一。 1.首都——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北京是我国政治中心体系的核心,也是全国城镇体系的政治、文化和管理中心,其对国家城镇体系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省会城市——省区首位城市及政治、文化中心 省会城市是我国各省区的行政中心,省域的政治、文化和管理中心。这类城市在建国36年来有了快速的增长,尤其是西北、西南边境地区增长更快。在城镇体系中这类城市异军突起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具有很强的历史继承性和发展基础;其二是政治职能和行政管理中心带动了各类经济因素的发展,随着传统城市的改造和现代城市发展因素的渗透,这类以行政职能为主的城市,经济职能也得到了相应的加强,几乎都已形成为各省区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的以行政中心为主体的综合性中心城市(表10-2)。 表10-2 我国省会城市主要职能表
续表
诚然,这类城市由于其省域腹地大小不同,经济开发水平差异较大,仍表现为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如西藏首府拉萨、青海省会西宁、宁夏首府银川等城市,无论是人口规模、经济实力、还是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地位和作用都比较薄弱;而沈阳、广州、哈尔滨、武汉等省会城市,都已成为我国大区城镇体系的核心,在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3.地区中心——地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在我国按行政级,省会城市以下为地级城市。它们通常是历史上传统府城的沿续。这类城市在我国现代城镇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据1985年统计,这类城市有162个。其中作为传统的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77个;作为省内大区(几个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有25个;作为跨省边区的中心城市有13个(表10-3)。此外,还有18个这类城市,尽管它们仍为一个地区的政治中心,但城市职能则在原有以行政职能为主的基础上加强了某一、二个经 表10-3 我国的地区中心城市(1985年)
续表
说明:台湾及港澳地区的城市未列入。 济部门,发展成为以部门经济职能为主的地区中心城市(表10-4)。 4.县级市和县城 我国县制是一个历史悠久、长期稳定的基层行政单位。县级城市一般都是在县城的基础上晋升建置的,1985年这类城市有30个。与此同时,我国还有2046个县城60000395_0256_0①。这类城市和县城都已成为
表10-4 我国变异型地区中心城市(1985年)
说明:台湾及港澳地区城市未列入。
我国以现代农业发展为主体的地域城镇体系的骨干部分,由于它们职能变异不明显,仍表现为以行政中心为主的地方中心城镇(表10-5)。 此外,我国还有6823个建制镇①,它们也多是以行政职能为主 表10-5 我国的县级城市(1985年)
的城镇,构成了我国政治中心体系的基层。
(二)交通中心体系
现代城市(镇),交通运输业已成为生产、流通的中心环节和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城镇体系的交通中心体系,由铁路枢纽、港口城市(镇)、公路中心城市(镇)三个亚体系构成。 1.铁路枢纽城市亚体系 尽管铁路建设在我国仅有100多年的历史,但作为新兴的铁路枢纽城市,它既是铁路运量的集中地和列车交接站,又是组织铁路运输生产的中心环节。它们大都形成具有全国、大区和省区意义的政治、经济中心,工业基地和水陆联运中心。这些城市与国家铁路网结合,共同形成了我国自近代以来比较完整的一种新型交通中心体系。 据1985年资料统计,我国现已初步形成以北京为中心枢纽,包括天津、哈尔滨、沈阳、郑州、上海、武汉、株洲、广州、兰州、成都、重庆、贵阳等12个一级铁路枢纽城市;石家庄、集宁、太原、齐齐哈尔、 表10-6 我国铁路枢纽城市及运量统计表(1984年)
续表
说明:(1)台湾省及香港枢纽未列入; (2)括号内为枢纽级别。“*”为中心枢纽;“Ⅰ”、“Ⅱ”、“Ⅲ”为一、二、三级枢纽; (3)“[]”号内为运量资料缺。
吉林、锦州、济南、南京、南昌、西安、昆明、柳州等12个二级铁路枢纽城市;大同、白城、牡丹江、佳木斯、图们、通化、长春、大连、新乡、洛阳、青岛、徐州、蚌埠、杭州、襄樊、衡阳、怀化、鹰潭、来舟、武威、吐鲁番、宝鸡、安康、黎塘等24个三级铁路枢纽城市(镇)。正是这48个铁路枢纽城市(镇)与195个铁路通过城市有机地交织为一体,共同构成了我国铁路枢纽城市亚体系(表10-6)。 2.港口城市(镇)亚体系 港口城市,如同铁路枢纽城市一样,在我国城镇体系中不仅把生产和流通有机地组合起来,而且对于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把局部地区和全国经济乃至世界范围的经济联系起来,增加国家城镇体系自身的对外开放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港口城市(镇)亚体系是以众多的港口城市与江河干支流和滨海地带相连,从广大内陆腹地到沿海出口,共同联结有机组合而成的。我们根据其港口属性又可进一步划分为海港城市(镇)子集和河港(包括湖港、运河港)城市(镇)子集。 (1)海港城市(镇)子集。我国沿海现有大小港口城市(镇)和装卸点158个,渔港300个左右。其中特大城市5个,大城市2个,中等城市11个,小城市8个,重要的海港城镇15个。在这些海港城市(镇)中,能停靠万吨级以上船舶的大港16个,停靠5000吨级以上船舶的中型港口28个,停靠1000吨级以上船舶的小港或站点116 表10-7 我 的海港城市(1985年)
续表
说明:(1)主要海港城镇有:葫芦岛、龙口、石岛、日照、羊角沟、张家埠、定海、沈家门、三都沃、涵江、八所、防城; (2)台湾及港澳地区所辖海港城市未列入。 个。年吞吐量50万吨以上的海港城市(镇)27个。 (2)河港城市(镇)子集。我国现拥有具备内河港口运输能力的城市84个,其中武汉、南京、苏州是我国三大内河港口城市。此外,年客货运量在1000~2000万人·吨的河港城市8个,500—1000万人·吨的河港城市11个,200—500万人·吨的河港城市20个,100—200万人·吨的河港城市13个(表10-8)。它们与长江、珠江、 表10-8 我国的河港城市(1985年)
续表
说明:台湾省、港澳地区未列入。 资料来源:《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85年)。
大运河、黑龙江等河运网相连,有机构成了我国河港城市子集系统。 3.公路枢纽城市(镇)亚体系 自20世纪初公路开始修筑以来,我国已逐步形成以北京为中心,各城镇为节点,国家、省际和县乡三级公路相连的全国公路网。从各城市公路干线交汇数量看,在我国交通运输城市体系中已形成北京、石家庄、沧州、沈阳、长春、杭州、临沂、商丘、广州等9个6条及6条以上公路干线交汇的公路枢纽城市,以及承德、天津、大同、赤峰、朝阳、哈尔滨、淮阴、济南、潍坊、济宁、武汉、韶关、遵义、兰州等14个5条公路干线交汇的次级公路枢纽城市(表10-9)。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我国以北京为交通中心,由一系列铁路 表10-9 我国公路枢纽城市(1985年)
枢纽、港口城市、公路枢纽为节点,以铁路、水路和公路为骨干的交通中心城市体系正在形成。
(三)矿工业(包括农副产品加工)城镇体系
在我国现代城市体系中,现已具有相当数量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各类矿业和加工业城市。由于这些城市是以消费一定数量的矿产、自然资源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因此它们与政治中心体系,交通中心体系不同,即具有明显的地域组合特征。根据这些城市主导工业部门的不同,我们又可将矿工业城镇体系分为能源工业、原材料及重加工业和轻加工业三大城镇亚体系。 1.能源工业城镇亚体系 我国能源资源以煤炭为主体,油气和水力资源也十分丰富。建国36年来能源工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最重要的部门之一,相应形成了一批以煤炭、石油、水电开发组成的能源工业城市亚体系。 (1)煤炭工业城市子集。这类城市是在煤炭资源开采、利用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类能源工业城市。从现状工业部门结构看,这类城市职能结构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单纯型煤炭工业城市;以煤炭开采为中心的多职能复合型城市;煤炭开采逐渐衰落,其它职能替代的变异型城市。现根据年煤炭产量列表(表10-10)如下: 表10-10 我国煤炭城市及其类型(1985年)
(2)石油开采城市子集。自本世纪以来我国已探明20个油区180多个油田,在油田开发的基础上相应建成了大庆、东营、玉门、克拉玛依、濮阳、茂名等石油开采城市。 (3)水电开发城市子集。建国以来我国先后建成了17处主要水电站,在此基础上建设了椒江、三门峡、宜昌、丹江口、青铜峡等5座新兴的水电城市。 2.原材料及重加工工业城市亚体系 原材料既是现代化工业的重要生产部门,又是重加工工业的物质基础。原材料生产与重型加工工业两类城市子集的有机地域组合,共同组成了我国的原材料及重加工工业城市亚体系。 (1)原材料工业城市子集。我国原材料工业主要包括钢铁工业和有色金属(包括铜、铅、锌、铝、钨,以及黄金、白银等贵金属)的开采、冶炼和粗加工,与这些工业部门的发展相适应,正在形成以矿业城市为主体的我国原材料工业城市子集(表10-11)。 表10-11 我国原材料工业城市
(2)机械工业城市子集。我国城市的机械工业都比较发达。据1985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统计,全国297个城市12个工业部门中,机械工业产值比重最大,占总产值的1/4以上。全国城市(未包括台湾及港澳地区)除合山、克拉玛依两城市外,机械工业均占有一定的比重,我国现已基本形成了上海、北京、哈尔滨、长春、太原、洛阳、武汉、重庆、成都、西安、兰州等大型机械工业生产基地。但从城市的主要职能看,它们大都是我国大型综合工业基地,似不属于我国以机械工业为主的加工工业城市。按1985年城市工业部门的产值结构统计,机械工业产值占城市总产值35%以上的城市有31个,其中35—40%者有12个,40—50%者有13个,50%以上者有6个。这些城市与上述大型工业生产基地共同构成了我国的机械工业城市子集(表10-12)。 表10-12 我国主要机械工业城市(1985年)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子工业的兴起,属于机械工业部门之一的仪器仪表制造业,也逐渐分化出新兴的电子工业部门。全国正在形成怀化、海口、深圳、珠海、三亚、绵阳、都匀、凯里等以电子工业为主的新兴工业城市;将逐步形成四川省的成都、重庆、绵阳、广元、陕西省的西安、宝鸡、咸阳,甘肃省的兰州、天水,贵州省的贵阳,以及沪、宁、无(锡)五大电子工业城市组群。 (3)化学工业城市子集。我国的化学工业生产布局一般都从综合利用资源出发,与其它工业部门组成联合企业,如石油炼制——石油化工,钢铁——煤化工,有色冶金——基本化工,煤炭采掘——煤化工等。因此化学工业部门在城市经济中仅占一定的比重,真正形成化学工业城市的往往很少。1985年《城市统计年鉴》表明,吉林市是我国最大的化学工业城市,现已形成我国重要的以化肥、电石和苯为主的多种化工原料,以及煤炭、石油化工两大生产系统的大型综合基本有机原料基地。此外,沧州、运城、二连浩特、衢州、河池等城市化工部门产值已占全市总产值的30%以上,形成了我国以化学工业为特色的重加工工业城市。 3.轻加工工业城市亚体系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既具有极其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又拥有众多的人口,广阔的轻工业品消费市场,为我国轻加工工业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可靠的物质基础。从总体看,我国轻加工工业城市亚体系主要由纺织、食品和轻工三大工业城市子集组成。 (1)纺织工业城市子集。纺织工业是我国传统的而且分布特别广泛的轻加工工业部门,其产值约占工业总产值的20%左右。目前全国共有大、中型棉纺织工业企业约120余个,分布在60多个城市(镇)中;桑蚕丝纺织工业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毛、麻、化纤工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下六大纺织工业城市集聚区(表10-13)。此外,在我国西北的兰州、西峰、乌鲁木齐、伊宁、和田,西南的昆明、贵阳等城市也发展了毛纺和棉纺织工业,尤其西峰、伊宁、和田的纺织工业已成为城市的主导工业部门。就目前国内毛纺织工业看,上海、天津和北京三大城市仍不失为我国三大毛纺织工业中心。东北哈尔滨是我国亚麻集中产区,历为全国最大的亚麻梳、纺、织、染中心。随着我国新兴化纤纺织工业部门的兴起,金山卫、仪征、辽阳等城市(镇)正形成为我国化纤纺织工业中心。 (2)食品工业城市子集。食品工业在我国包括粮食加工、食用油脂、肉类加工、制糖、制盐、制茶、卷烟、罐头等20多个行业。据1985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资料分析,我国以食品工业为主导工
表10-13 我国纺织工业城市的地域组合
业部门的城市达39个,居各类主导工业部门城市数之冠。根据食品工业的类型列表如下(表10-14)。由此可见,我国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食品工业城市正在形成、发展之中,如“甜城”莆田、漳州、内江;“盐都”自贡;“烟城”许昌、玉溪、蚌埠;“茶城”屯溪;“酒城”泸州、绍兴等。 (3)轻工业城市子集。我国轻工业主要包括造纸、皮革,以及其它日用轻工业品的加工制造业。东北是我国造纸工业最为集 表10-14 我国食品工业城市(1985年)
说明:台湾及港澳地区城市未列入。
中的地区,图们,扎兰屯以及江西井冈山成为我国三个以造纸工业为特色的轻工业城市。内蒙古是我国畜产品重要基地,草原新城锡林浩特正逐渐发展成为以制革为主的轻工业城市。江西的景德镇、湖南的醴陵,陶瓷生产也成为它们的主导工业部门,已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日用轻工业城市。 (4)林业城市子集。我国森林采伐加工业是一种特殊的轻工类型,与之对应的林业城市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南林区,其中比较典型的有黑龙江省的伊春市,内蒙古自治区的牙克石市。此外,安徽的黄山市,福建邵武市,以及广西的凭祥、百色等城市森林加工产值也占重要比重。
(四)旅游中心体系
我国是世界上旅游资源最丰富多彩的国家,其数量之多,种类之全,质量之高,堪称世界第一。我国各地壮丽的山河自然风景和灿烂的文化历史古迹互相交融,共同构成了具有自然、人文特色和风格的旅游区、旅游城市、旅游点系统。自1984年首设五大连池旅游城市以来,先后设置了黄山、镜泊湖、平遥、井冈山等旅游城市。根据1985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资料,全国297个城市平均游人比①为6.71∶1,其中有41个城市达到或超过这一指数,相应形成了我国具有旅游职能的一类城市(表10-15)。概观我国旅游体系,具有旅游职能的城市和旅游热线、旅游点,我国现状旅游中心城镇体系的构成如表10-16。当然,随着全国旅游区、旅游热线和旅游点的不断开辟和设置,我国这一城镇职能体系将得到不断完善、充实和加强。 表10-15 我国具有旅游职能的城市(1985年)
续表
说明:(1)台湾省及港澳地区城市未列入; (2)部分传统旅游城市游人比低于全国平均数。 表10-16 我国旅游中心城市体系的构成
续表
① 台湾及港澳地区的县城未包括。 ① 台湾及港澳地区建制镇未包括。 ① 游人比为:年游人次/年城市总人口。 |
相关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