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国早期城镇体系特征 | |
四、中国早期城镇体系特征
综上所述,在西周至春秋战国早期我国城镇体系已初步形成。当然从现代城镇体系概念看,这一时期的城镇体系也仅仅是初步地具备一般系统的特性,具有以下四方面的特征: 1.早期城镇体系的松散性 周初从宗法政治观念出发形成的三级城邑网,组成了上下有序,有主有从,以大制小、融为一体的全国城市群总体。从表面上看,反映了我国早期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有序性;然而,周初大规模分封诸侯,最初与周王室关系紧密,但由于其时社会经济比较落后,交通不甚便利,且诸侯国与王室之间相距也甚远,彼此在政治、经济上联系日渐疏少,加之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割据势力日盛,以致核心城市的中心作用发挥不力,反映了我国早期城镇体系的松散性。 2.早期城镇体系的封闭性 周及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经济较之夏、商时代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对促进土地的买卖和旧的领主制的瓦解起了重要作用。但是那时商业、贸易的发展还是有一定限度的,其社会经济以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尤其在封建社会初期的封建领主制阶段、情况尤其如此。参照现代开放系统的概念,不难看出,我国早期的城镇体系是一个典型的封闭系统。主要表现为: (1)城市自身的封闭性。我国早期城镇体系中,各城市经济的发展是以自给自足为主要目标的。这种小地域内的自给自足,仍属于自然经济范畴。《管子·权修》有:“市不成肆,家用足也”。《盐铁论·水旱》也有:“古者千里之邑,百乘之家,陶冶工商,四民之求足以相更。故农民不离畎亩而足乎四器,工人不斩伐而足乎材木,陶冶不耕田而足乎粟米”。说明当时由于在一个家庭内,以至在一个个小地域内,生活、生产资料基本上可以自给,商业就没有太大的发展余地,人们只要通过小地域内部的直接交换就可以解决了。即使城市建设也反映了这种封闭思想。《管子·八观》就记有:“大城不可以不完,郭周不可以外通,里城不可以横通。……大城不完……郭周外通,……里城横通……虽有良货,不能守也”,也生动地反映了这一点。 (2)城市子体系的封闭性。这一时期,封建割据带来的市场分割,也导致了早期城市体系各子系统的封闭性。每个封建领主的领邑都是一个“独立王国”。它们往往闭关自守,同外界很少联系,对商旅的往来要征税,有时甚至实行武装抢劫。而且各封建国家领邑之间货币不同,度量衡不一,出于财政需要或政治、军事原因,各领主有时还锁关梁、塞道路,不让商人通过,以至实行经济封锁,不准货物出入境内。这就使城市与城市、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物资交流受到相当的限制,使商业不能在较大范围内自由地舒展手脚,导致了国家城市体系内各子系统的封闭性。 (3)体系自身的封闭性。据《史记·张仪列传》载:“秦西有巴蜀大船,积粟于汶山,浮江以下,至楚三千余里”。同时由于铁器广泛的使用,农业生产发展很快,深耕、施肥促进了农业产量的提高,粮食生产的地域性和人工灌溉的发明,使得用于运输和灌溉的早期人工运河始有开凿。《史记·河渠》所记鸿沟六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随着水运的兴起,一些春秋时代作为统治中心的城邑,到战国时多成为物资交流及水运中心。但总的看来,由于当时商品生产水平还相当低下,封建割据障碍重重,内河运输和陆路运输的范围都有其局限性和地方性,全国性对外贸易网还没有形成,体系缺乏对外开放性,表现为自身发展与封闭发展的特性。 3.早期城镇体系的不稳定性 城镇体系作为一个实体系统,具有一定的时——空结构。这种时空结构的频繁变化,便导致体系的不稳定性。我国早期城镇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城市频繁迁徙,兼并战争不断和新兴城市的发展,是导致其不稳定的主要因素。 (1)城市频繁迁徙。仅据《华阳国志·巴志》记述巴故都城址,“巴子时虽都江州(今重庆市区嘉陵江北岸)、或治垫江(今属涪陵地区)、或治平都(今丰都县)、后治阆中。其先王陵墓多在枳(涪陵县),其畜牧在沮。今东突峡下畜沮是也。又立市于龟亭北岸,今新市里是也”。可见城市迁徙十分频繁。 (2)兼并战争起伏不断。由于军事技术的进步,杀伤力远比以前扩大了。孟子曾描述当时战争残酷之情景:“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争地以战,杀人盈野”①。兼并战争不但毁灭了一批已有的城市,而且新建了一批军事重镇,动荡的战争年代,必然导致早期城镇体系的不稳定性。如当吴越相继兴起后,西与楚相争,北与中原诸国交战,今皖北州来(凤台)、钟离(凤阳县临淮关附近)、巢城互为犄角,成为控制整个吴越的新兴军事重镇,尤其州来成为经营全部淮域的中心。进入战国以后,三楚②之交兴起了寿春这一新的大城市,成为楚由鄂后徙的都城。而当楚失去江汉平原后,淮北和沿淮一带成为它的经济重心所在,都城又被迫由寿春迁陈(公元前278年);其后又历经迁巨阳(安徽阜阳北,公元前253年)、再迁寿春(公元前241年)等。 (3)新城市大量增加。进入春秋时代,随着周王朝统治的衰落,诸侯各国不断增建新城,旧城镇体系格局不断被打破;城镇体系处于不断变化的不稳定时期。例如当时的小诸侯国鲁国,据《左传》记载,先后增筑了中丘、祝丘、中城、郿、费、郚、平阳、成郛、郓、武城、小谷、毗、邾瑕、西郛以及莒文等十九座城。全国各诸侯国筑城数虽查无此据,但数目可观,发展时期不同,空间变化之大是可以想象的。 4.早期城镇体系核心的转移性 我国早期城镇体系的形成,正处于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政体交替必然带来了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促进了地域经济的繁荣,从而导致了早期体系核心(政治、经济中心城市)的不断转移。大体说来,其转移方式如下: (1)两京制度。我国历史上设陪都,即两京制度,始于周代,它是我国政治制度上的重大创举,对于后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正是两京制度的设置,平王时,为避犬戎,东迁王城,将陪都定为首都,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519年,约250余年。周敬王又徙居成周,从公元前519年开始,约200余年,周赧王最后36年,又迁回王城。使我国早期城镇体系的核心城市处于两京的不断转换之中。 (2)诸侯坐大。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周王朝失去了控制能力,列国兼并战争频繁,诸侯坐大又进一步导致了城镇体系核心的频繁转换。据文献记载,春秋时有诸侯国140多个,比较重要的有晋、楚、齐、鲁、秦、宋、卫、陈、蔡、曹、郑、燕、吴、越等十多国。到了战国时代,诸侯坐大,其中以秦、楚、齐、魏、赵、韩、燕七国最强大,而且这“七雄”实力也在不断变化之中,核心城市也随着它们的经济实力而不断转换。此外,就列国的城镇子体系而言,其都城的迁徙也十分突出。据不完全统计,战国都城迁徙比较频繁,再迁次数多达5次,使我国早期城镇体系的核心城市处于不断转换之中(表3-4)。 表3-4战国时期主要都城迁徙表
注:①楚都丹阳城址变化较大,且先后不在一处。周成王封能经于西楚丹阳在今湖北秭归东南,春秋时楚文王又迁湖北枝江西称南楚。
① 《孟子·离娄章句上》。 ② 据《史记·货殖列传》:由彭城(今徐州)以西的淮北平原到江汉平原为西楚;彭城以东包括东海地区和江淮东部,南到江东地区为东楚;淮南的江淮丘陵地带包括江南的豫章、长沙一带为南楚。 |
相关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