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分布、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百分比、发展简史及民族发展大事记等)
|
|
在林海莽莽的大、小兴安岭中,嫩江婉蜒奔腾南下,流入松花江。在美丽富饶的嫩江两岸,生息着一个勇敢善良的民族一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是我国北方具有悠久历史和农业文化的民族。
“达斡尔”是本民族盟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少数分布在新疆塔城市。
17世纪以前,达斡尔族已在黑龙江北岸结成村落,聚族而居,是当地经济文化最发达的民族。从黑龙江北岸南迁后,达斡尔族人民开拓嫩江流域的土地,为开发祖国的东北边疆做出了贡献。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达斡尔人民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进行农、猎、牧、林等多种生产活动。他们不仅把这种多种经营生产方式从黑龙江北岸带到了嫩江流域,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给他们的多种经济活动增添新的内容。 |
文化艺术 |
>top |
达斡尔族有本民族语言,没有文字,主要使用汉文,少数人兼通满文、蒙古文和哈萨克文。由于居住分散,达斡尔语形成了布特哈、齐齐哈尔和新疆三种方言,但语音、词汇、语法的差别不大,可以互相通话。
达斡尔族重视教育,在清代就设有满文学堂,
20世纪30年代初组织教育促进会,捐款资助办学校,帮助贫困学生深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教事业迅速发展。
达斡尔族有十富的民间文学。内容有关于人类起源的、膜拜大自然景色的,更多的是叙述和赞颂英雄人物的神话传说。清代达斡尔族文人阿拉布丹写有《蝴蝶花的荷包》、《四季歌》、《戒酒歌》等数十篇优秀作品。深受达斡尔族人民喜爱的《少朗与代夫》,叙述了19世纪后半叶达斡尔族反抗民族压迫,反抗封建统治者的英雄故事,是一篇具有人民性和战斗性的优秀作品。近代达斡尔族文人钦同普创作的《农夫歌》、《打鱼歌》、《伐木歌》等作品,也在达斡尔族人民中广泛流传。
|
历史人物(英雄人物或重要人物及其神化传说) |
>top |
|
|
>top |
历史悠久的渔猎生活,造就了达斡尔族独具特色的民间体育,与民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体育活动,强化了达斡尔人的剽悍性格。
在达斡尔族民间体育活动中,有适应狩猎生产和抵御外来敌人的武装斗争需要而兴起的射箭运动;有摔跤、扳棍、颈力赛等极为普及的体育活动;更有久负盛名的传统体育活动一一曲棍球。早在我国辽代,达斡尔族的先民--一契丹人中就盛行现代曲棍球。一幢幢坐北朝南的高大的“介”字形草房,内壁和大棚装饰着各种图案,大方雅观。家家户户的院墙围绕着红柳条编织的带有各种花纹的篱笆。
达斡尔族喜欢吃加牛奶的稞子米饭和荞麦面、饼等,肉食以晒肉干和煮、烤肉为主,不习惯吃炒肉。节日宴会里待客的珍贵菜有“手扒肉”。男子夏穿布衣,外加长袍,用白布包头,戴草帽,足踏“奇卡来”(皮靴);妇女穿以蓝色为主的长袍,夏日喜欢穿白袜、花鞋。他们最大的节日是春节,节日里都着盛装,逐户拜年,妇女们互赠礼物。
|
|
>top |
达斡尔族大多信仰多神教,供奉天神、山神、火神、财神、祖神等。由于达斡尔族居住在祖国各种文化交汇和过渡的地带,加之他们独特的历史文化变迁,因而形成了他们社会、文化多元化的特征。达斡尔族的物质生活、民族文化和传统习俗所表现的,正是这种农、牧、渔、猎多种文化兼容的特点。
|
民族节日 |
>top |
|
|
>top |
|
|
>top |
|
|
>top |
|
|
>top |
几个世纪以来,勤劳、骁勇的达斡尔族人民与各族人民一道,共同开发祖国东北边疆,为保卫祖国的神圣领土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1643年,达斡尔族人民英勇击退沙俄殖民者的入侵。1651年沙俄侵略军再次入侵黑龙江流域。面对侵略者的炮火,达斡尔族人民手持大刀、长矛和弓箭进行顽强的抵抗。战士们宁死不屈,
61人英勇牺牲,用自己的鲜血捍卫了祖国的神圣领土。在反击沙俄入侵的雅克萨战役和收复新疆伊犁的战斗中,在中日甲午战争、抗日战争等抵御帝国主义入侵的战争中,达斡尔族人民都英勇参战,做出了重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