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学家

赵过

作者:范楚玉
 


  赵过汉武帝时(公元前140—前87年)人。籍贯、生卒年不详。农学。



  关于赵过的家世和个人经历都知之甚少。大约在汉武帝征和四年(公元前89
年),他被任命为搜粟都尉。《汉书·食货志》记载了有关他在农业生产动力、
技术和工具三个方面的创造和贡献。

  “过能为代田,一■(亩)三■(同畎)。岁代处,故曰代田。古法也。”这段
记载,扼要说明了代田的由来和特点。“古法”就是春秋战国时盛行的“畎亩
法”。《国语·周语》“韦昭注”解释说:“下曰畎,高曰亩。亩,垄也。”
“一亩三■”就是在一亩地里作三条沟、三条垄。“岁代处”指的是沟和垄的位
置每年互换。清代程瑶田《沟洫疆理小记》说:“代田者,更易播种之名。■播
则垄休,岁岁易之,以畎代垄,以垄处畎,故曰岁代处也。”这可使土地部分利
用和休闲轮番交替,在肥料不足情况下使地力能得到自然恢复和增进。其栽培管
理也比“■亩法”有很大改进,“播种于■中。苗生叶以上,稍耨垄草,因■其
土以附苗根……苗稍壮,每耨则附根,比盛暑,垄尽而根深,能风与旱”。我国
北方黄河流域旱农地区,雨量少,尤其春旱多风。沟里能保持住一定的温度和水
分,将种子播种在内,有利于出苗;幼苗出土后,在沟里也可减少叶面蒸发,使
生长健壮;中耕除草时,将垄上的土培壅在作物根部,直至垄平为止,这样作物
根部深下,能吸收更多水分,则可耐风、旱和抗倒伏。因此,代田的增产效果显
著,“用力少而得谷多”,“一岁之收,常过缦田(没有■亩的平作田)亩一斛以
上,善者倍之”。赵过所掌握的代田法,是从前辈农民那里学来,而加以改进和
提高的。他推广代田法时,组织工作做得很细致,有计划、有步骤。首先,在
“离宫”(正式宫殿之外别筑的宫室)内空地上试验,证实确比“旁田”多收一斛
以上;其次,对县令长、乡村中的“三老”、“力田”和有经验的老农进行技术
训练,“受田器,学耕种养苗状”,再通过他们把新技术逐步推广出去;第三步,
先以公田和“命家田”作为重点推广,然后普遍开展。“是后边城、河东、弘农、
三辅,太常民皆便代田”。代田法为黄河流域旱作地区防风抗旱的多种农法之一,
不仅对于恢复汉武帝末年因征战、兴作,而使用民力过甚,致使凋敝的农村经济
起过一定的作用,而且对后世农业技术的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

  “其耕耘下种田器,皆有便巧”,与推广代田法的同时,赵过又大力推广牛
耕,并发明了功效高的播种机——耧车,以适应代田整地、中耕和播种的需要。
根据考古学和古文字学,我国牛耕虽起源于商代,但在战国以前一直没有得到多
少发展,到汉武帝初年,牛耕也只限于富豪之家,一般农民仍主要使用木制或铁
制耒耜。赵过推广的牛耕为“耦■”,“二牛三人”,即操作时,二牛挽一■,
二人牵牛,一人扶■而耕。东汉时这种耕作法推广至辽东,开始时也是“两人牵
之,一人将之”。解放前,云南宁蒗纳西族仍留传的二牛三人耕作法,在耕地时,
一人牵着合了犋的两头牛,后面一人扶■,中间一人压■辕以掌握耕地深度。二
牛三人耕作法反映了牛耕初期时的情形,因为那时驾驭耕牛技术还不熟练,铁■
构件和功能也尚不完备。赵过还总结劳动人民经验并吸收前代播种工具的长处,
发明了三脚耧车。东汉崔■《政论》记载说:“三■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
耧,皆取便焉。”三脚耧,即耧车,下有三个开沟器,播种时,用一头牛拉着耧
车,耧脚在平整好的土地上开沟进行条播。由于耧车把开沟、下种、覆盖、镇压
等全部播种过程统于一机,一次完工,既灵巧合理,又省工省时,故其效率达到
“日种一顷”。三脚耧车系从独脚耧、二脚耧发展而来。独脚耧大约起源于铁制
农具比较普遍使用的战国时期。在我国农业史上像赵过这样有独特创造和贡献的
高级农业官员是不多见的。



  文献

  原始文献

  [1](汉)班固:汉书·食货志上,中华书局,1964。

  [2](汉)崔■:政论,见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
局,1958。

  研究文献

  [3]梁家勉主编: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农业出版社,1989。[4]范楚玉:
汉代的代田和区田,文史知识,1988,2,第36—39页。

(科学出版社《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