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
作者:程鹏举
王景字仲通。乐浪郡■邯(今朝鲜平壤西北)人。东汉建武六年(公元30年)前
生;约建初八年(公元83年)后数年卒于庐江(治今安徽庐江西南)。水利工程。
王景祖辈原居琅邪郡不其县(今山东即墨西南)。八世祖王仲好道术,以善观
天象知名。吕后当政时,汉高祖刘邦之孙刘襄、刘兴居谋反,先后就起兵一事求
教王仲,刘兴居还要求王仲统兵。王仲不愿受此事牵连,便举家渡海到乐浪避居。
王景父王闳,是郡中三老。更始之乱中,当地人王调杀乐浪太守刘宪,自封为大
将军、乐浪太守。建武六年(公元30年)光武帝刘秀派王遵讨伐王调。王闳与曹史、
杨邑等杀王调、迎王遵有功,受封列侯。只有王闳坚辞不受,光武帝“奇而征
之”。但王闳在中途病故。
受家庭影响,王景少年时期就开始学习《周易》,并博览群书,特别喜欢天
文数术之学。他工于心计,多才多艺。大约在光武帝后期或明帝初期(公元58年
前后)任司空属官。永平(公元58—76年)初年,有人推荐王景善于治水,汉明帝
于是令王景与王吴一起疏浚浚仪渠成功。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王景又受命主持
大修水运交通命脉汴渠和黄河堤防,功效卓著。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明帝拜王
景为河堤谒者。建初七年(公元82年)迁任徐州刺史。次年又迁庐江太守并卒于任
上。
王景进行的治水工作,现存记载相当简略。他配合王吴疏浚浚仪渠(可能是
汴渠的开封段)时,王吴采用王景建议的“■流法,水乃不复为害”。“■流法”
可能是在渠旁设立的滚水堰,可控制渠内水位,从而保护渠堤安全。永平十二年
开始的汴渠大修工程,可追溯到西汉平帝时(公元1—5年)。当时黄河、汴渠同时
决口,拖延未修。汉武帝建武十年(公元34年),才打算修复堤防,动工不久,又
因有人提出民力不及而停止。后汴渠向东泛滥,旧水门都处在河中,兖、豫二州
(今河南、山东一带)百姓怨声载道。永平十二年,汉明帝召见王景,询问治水方
略。王景全面分析了河汴情形,应对精辟,明帝大为欣赏。加上王景曾经配合王
吴成功地进行过浚仪渠工程,于是赐王景《山海经》、《河渠书》、《禹贡图》
等治河专著,于该年夏季发兵夫数十万人,以王吴为王景助手,实施治汴工程。
王景亲自勘测地形,规划堤线。先修筑黄河堤防,从荥阳(今郑州北)到千乘海口
(今山东利津境内),长千余里,然后着手整修汴渠。汴渠引黄河水通航,沟通黄
河、淮河两大流域,是始于战国时期的重要水运通道。它从郑州西北引黄河,经
过开封、商丘、虞城、砀山、萧县,至徐州入泗水,再入淮河。由于黄河溜势经
常变化,如何保持取水的稳定是一大难题。汴渠位于黄河以南平原地区,黄河南
泛时往往被冲毁。黄河汛期时,引水口控制不好,进入渠内的水过多,汴渠堤岸
也有溃决危险。王景在对汴渠进行了裁弯取直、疏浚浅滩、加固险段等工作后,
又“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无复溃漏之患”。全部工程在次年夏天完工。
虽然王景注意节省费用,耗资仍达100多亿钱。明帝在完工后亲自沿渠巡视,并
按照西汉制度恢复河防官员编制。王吴等随从官员,都因修渠有功升迁一级,王
景则连升三级为侍御史。
永平十五年,王景随明帝东巡到无盐(今山东汶上以北约15公里)。明帝沿途
目睹其治水成就,深为赞赏,又拜王景为河堤谒者。
建初七年,王景迁徐州刺史,次年又迁庐州太守。当时庐江一带,百姓尚未
采用牛耕技术,虽然土地不缺,但因人力有限,粮食常苦不足。境内有始建于春
秋时期,由孙叔敖创立的芍(音却)陂(在今安徽寿县),方圆百余里,但多有废弛。
王景组织百姓修复,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立碑示禁。又推广牛耕,大片土地
得到开垦。王景还将养蚕技术教授给当地百姓,境内由是日益富庶。
王景的治河工程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工程完成不久,汉明帝颁诏中说:“今
既筑堤,理渠,绝水,立门,河汴分流,复其旧迹。陶丘之北,渐就壤坟。”指
出王景的工作恢复了黄河、汴渠的原有格局,使黄河不再四处泛滥,泛区百姓得
以重建家园。
对王景治河的具体情况,后人见解不完全一致。尤其对“十里立一水门,令
更相洄注”有多种解释。清代魏源认为是沿黄河堤防每10里建一座水门。民国时
期李仪祉认为是沿汴渠每10里建一座水门,武同举认为是汴渠有两处引黄水门相
距10里。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在黄河、汴渠沿堤每10里修建一座水门,从工程量
来说可能性很小,而且也无此必要。最可能的情形是在汴渠引黄处修建两处或多
处引水口门,各口门间相隔10里左右,以适应黄河主流上下变动的情况。
王景治河的历史贡献,长期以来得到很高的评价,有王景治河千年无患之说。
从史料记载看,王景筑堤后的黄河经历800多年没有发生大改道,决溢也为数不
多,确是位置比较理想的一条河道。
从政之余,王景对卜筮、风水、数术之学都很有兴趣,还撰有专书。
文献
原始文献
[1](刘宋)范晔:后汉书·明帝纪、王景传,《二十五史》本,开明书店,
1934。
研究文献
[2]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史述要,水利电力出版社,1984。
(科学出版社《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