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羽姓名的由来
根据唐李肇《国史补》记载:“竟陵僧有于水滨得婴儿者,育为
弟子……”又赵辚《因话录》记:“竟陵龙盖寺僧,姓陆于堤上得一
初生儿,收育之,遂以陆为氏。”而《陆子自传》:“稍长,自筮得
蹇之渐”,诗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乃令姓陆名羽,字鸿
渐”。从这些记载分析,陆羽是弃婴,是龙盖寺僧智积禅师在湖堤上
拾得的,因其脸有疵,呼之“疾儿”。自传中始三岁“茕露”,是说
他三岁父母双亡,这是隐去“弃婴”之说,自筮命名的说法,也有点
夸张,他到29岁写自传时,自己还弄不清《周易》的爻辞,所谓“蹇
之渐”就令人难解,因为第三十九卦“蹇卦”与第五十三渐卦是各自
成义的,并不连贯。《周易》是儒家十三经之一,应用《周易》命名
,智积和尚不可为,杂耍班伶正不能为,只有竟陵刺史李齐物或火门
山邹老夫子等人有此学识。因此陆羽有意隐瞒弃婴的身世,也就不提
李老夫子夫妇哺养的岁月,也不提李老夫子把他作为李季兰的弟弟取
的“季疵”之名的事。而“季疵”与“疾儿”两个名字在《新唐书》
陆羽传中同时提到了。由此推论,智积禅师起初拾得弃婴陆羽还在初
生儿及八九岁在龙盖寺服役时,智积禅师呼之“疾儿”;在李老夫子
家哺养时,名叫“季疵”;及之进杂耍班时遇到李齐物后,才有可能
正名陆羽字鸿渐。至于桑苎翁、竟陵子、陆三等雅号是后来出现的。
(罗家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