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敦煌    

 


                       北朝时期的敦煌菩萨
   

  

  北朝(包括北凉、北魏、西魏、北周四个朝代)是敦煌石窟艺术初创和发展阶段,壁画艺术多受印度、西域佛教艺术的影响,此时的菩萨画像也受印度、西域菩萨的影响,但这四个朝代的菩萨画像又各具特点。 

  北凉在敦煌建窟很少,只有两三洞窟。北魏、西魏、北周建窟较多。 

  北魏和北凉的菩萨画像较为相似,头戴花蔓或宝冠,曲发垂肩,面相椭圆,直鼻大眼,耳轮长垂,体态修长,上身半裸,胸饰璎珞,肩披大巾,腰系长裙,形似印度,东南亚贵族,虽然衣饰华丽,却多现男相。 

  西魏的菩萨画像有两种风格,一种是西域式,头戴宝冠,脸为蛋形,长眉细眼,棱鼻薄洒,身材高大,身穿汉式方领深衣长袍,腰束络带,脚登高头履,褒衣博带,体不露衣,一副魏晋南北朝清淡士大夫的所派。 

  北周的菩萨画像具有西域龟慈石窟艺术的风格特点,头有圆光,戴印度式五珠冠,面相丰圆,体态短壮,上体半裸,肩披长巾,腰系重裙。面部因晕染变色,出现了白鼻、白眼、白齿、白下巴的五白特点,其形体态既有印度菩萨的特点,又有西域菩萨的特点,其健壮的身材像男性,而圆大突出的乳房却像女性。 


来源--- 中国来源 ----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