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表演成功十技
国戏曲学院、中国戏曲学院附中 编
万凤姝、万如泉 撰著
中国戏剧出版社
序
中国戏曲艺术的特征,叫做"以歌舞演故事"。歌化之为唱、为念,舞化之为做、为打,唱念做打综合成为戏曲表演形态。可是,某些戏可以没有唱,某些戏可以没有打,某些戏也可以全然没有唱念,却绝没有一出戏可以没有做。焦菊隐就戏曲界所谓"千斤念白四两唱"评论说:"对于戏曲,念白固很重要,而做功却应当是一切。唱念做打这四功里,做是其他三功所绝对不能脱离的舞台手段。"诚如斯言!
戏曲表演技艺被概括为"四功五法"。"五法"即通常所说的手眼身法步,主要体现于做与打,尤其突出地体现在做功上。着重体现在做功上的"五法",竟与"四功"相提并论,又足见其重要。
四功之"功",是指手段功能和技巧功夫。五法之"法",讲的是技法、方法,更有法度、法则的含义,也就是戏曲表演"程式"中所特有的格律性、规律性。掌握戏曲演技,既要练功,更须习法。
《戏曲表演做功十技》是一本专门传授做功的书,是一本指导练功习法的教材。万凤姝、万如泉二位,具有丰富的舞台经验、教学经验和教材编写经验,所以能够将动作规格、练习要领讲得清楚明白,又以大量实例阐明舞台运用的实际情况及其规律,并且很注意内容的丰富性、论述的准确性和逻辑的严密性。本书既可做为戏曲学校的专业教材,也可以供业余演员自修使用。
特别值得提及的是,如泉先生年来大病,书中相当部分是他在病榻上完成的,这种敬业精神、献身精神和顽强精神令人感佩。我愿得到本书并用来指导练功的朋友,都能如此执着!
贯涌 甲戌岁末
第一章 眼法
戏曲表演,很讲究统一的美,为表现剧中的一个情节、一个身段或一个表情,不仅对
身体的躯干有一定的要求,而且对面部的表情和眼神也同样是十分讲究的,所以戏曲界有句"一身之戏在于脸,一脸之戏在于眼"的谚语。这句谚语强调了眼睛在面部表情上的重要性,也可以说,只有脸上的表情而无恰如其分的眼神来配合,就会使观众对当时的剧中情节不能有较明确的理解。所以一个戏曲演员,要在舞台上达到"情动于中而形于外,以眼传神"的基本要求,就要经过一定的严格训练,通过这种训练,逐渐掌握表现各种情绪、情感的眼部形态以及运用的方法,以求在艺术效果上达到所要表现的目的。
就拿昆曲《游园惊梦.游园》一折中杜丽娘的上场来说吧,她上场时身披斗篷、头系素绸,以轻缓的台步前行,从她的服饰和身段来看,完全可以表现出她那睡眠刚起尚未梳妆的情节。但仅仅如此,并不能展现出她那深锁闺中彷徨求索的内在情感,所以她出场时的亮相,不仅要有含情脉脉的面部表情,还尚须有眼帘微垂、凝视前方的眼神配合,这样才能表现出她那心神恍惚、欲所难求的内在情怀。
又如梅兰芳先生演《宇宙锋》时的眼法运用,在该剧的赵艳容出场到赵高答应修本这一段戏中,他没有利用更多的身段去渲染人物的内在情绪,而是用悲、恨、惊、静、喜五种情绪作为刻画人物彼时彼地思想感情以及内心活动的。下面我们谈谈他在这五种情绪中,是怎样运用眼法的。
一、 她出场时,那庄重沉稳的台步,虽表现出了赵艳容名门闺秀的身份,但梅先生又以那愁锁双眉、双目欲哭无泪凝视前方的哀伤眼神向观众展示了人物"血泪暗悲啼"的内心悲痛。
二、 赵艳容夫家遭此奇怨大祸,这一罪魁祸首,正是自己的父亲赵高。她痛恨父亲破坏了自己的美满家庭,但在"三从四德"的桎梏中,只能是悲在面上,恨在心里。所以在向赵高施礼时,梅先生用了身体向前稍欠,头偏一边,加上眼帘低垂对赵高不屑一顾,以此表现了赵艳容心中含恨之情。
三、 当赵高质问的赵艳容的丈夫是否由家人赵忠代死一事时,她倒抽一口冷气,双目直瞪,显示了那内心中顿时的一"惊",在瞬息之间她即刻转念,匡家遭难赵高并不在场何以知晓?此乃诈问无疑。霎时,她的眼神由"惊"变"静",随后冷静从容不迫地回答了赵高的质问。这一惊一静的眼神变化,使观众随着人物的情绪变化儿受感染。观众一目了然,赵艳容是个遇事不慌,胆大心细的聪慧女子。这一惊一静的眼法是这样的:惊时,双目睁起、眉心上挑、七往上提;静时,气往下沉,用鼻呼气,眼帘微垂,随之双目平视左右转动,又立即把目光定住(表示思索,计上心来)。
四、 当赵高答应为赦免匡家修本时,赵艳容在绝望中又逢生机,这时脸上呈现出了转忧为喜的神情。
从赵艳容出场至赵高答应修本这段戏里,正是那惟妙惟肖的眼神,在戏中起到了"画 龙点睛"的作用,因而使观众在人物的悲、恨、惊、静、喜中受到了艺术感染,了解到了剧情的发展。
袭取表演中的眼神,来源于生活,但比实际生活更高,它是经过加工、提炼、美化而具有艺术性的眼神,它的表现更集中、更典型。戏曲表演所运用的眼法,是随着剧中人物的感情变化而变化,哪怕是在瞬息之间,所以这些眼法,不仅有虚有实、虚实相结合;有时还用欲闭先睁来突出眼神的变化;有时又用欲睁先闭的方法以对比来强调眼神;有时用柔和舒慢的方法,渐渐地把眼神送出而后凝聚"定神"(对这种眼法,在渐变的过程中,术语上称之为"把眼神送到家");有时则用快速有力犹如箭离弓弦刚脆的"放神"(对这种眼神,在其衍变中,我们把它归纳为"甩头、变脸、亮相"的术语)。运用这些千变万化的眼神,溶于身段表演之中,来表现任务的性格和内心活动,正是我们戏曲所具有的特点和风格。所以,一个演员必须经过眼法的严格训练,才能掌握其中的奥秘,使变化万千的眼法,去为自己塑造任务服务。(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