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注-范文澜

 
  1. 卷一
    1. 原道第一
    2. 征圣第二
    3. 宗经第三
    4. 正纬第四
    5. 辨骚第五
  2. 卷二
    1. 明诗第六
    2. 乐府第七
    3. 诠赋第八
    4. 颂赞第九
    5. 祝盟第十
  3. 卷三
    1. 铭箴第十一
    2. 诔碑第十二
    3. 哀吊第十三
    4. 杂文第十四
    5. 谐隐第十五
  4. 卷四
    1. 史传第十六
    2. 诸子第十七
    3. 论说第十八
    4. 诏策第十九
    5. 檄移第二十
  5. 卷五
    1. 封禅第二十一
    2. 章表第二十二
    3. 奏启第二十三
    4. 议对第二十四
    5. 书记第二十五
  6. 卷六
    1. 神思第二十六
    2. 体性第二十七
    3. 风骨第二十八
    4. 通变第二十九
    5. 定势第三十
  7. 卷七
    1. 情辨第三十一
    2. 镕裁第三十二
    3. 声律第三十三
    4. 章句第三十四
    5. 丽辞第三十五
  8. 卷八
    1. 比兴第三十六
    2. 夸饰第三十七
    3. 事类第三十八
    4. 练字第三十九
    5. 隐秀第四十
  9. 卷九
    1. 指瑕第四十一
    2. 养气第四十二
    3. 附会第四十三
    4. 总术第四十四
    5. 时序第四十五
  10. 卷十
    1. 物色第四十六
    2. 才略第四十七
    3. 知音第四十八
    4. 程器第四十九
    5. 序志第五十
     
 
出版说明
 

        文心雕龙,梁刘勰撰,这是一部现存的最早的自成系统的古典文学评论集。全书
分十卷,前五卷论文体流变,而以原道,征圣,宗经,正纬四篇为导论,以下按照有
韵之文(从辨骚到谐讔十一篇)和无韵之笔(从史传到书记十篇)分类评述;后五卷
论文章的作法、作家的修养以及文学的批评等问题,其中时序篇指出了作家与时代的
关系,知音篇阐明了文学批评的任务,这些意见,不仅在当时是‘发前人所未发’,
就是今天,也还是值得我们参考的。

        本书用当时流行的骈俪文体写成,兼以征引浩博,我们在阅读时不免要感到一些
困难,范文澜先生旧着‘文心雕龙注’一书,在解决这种困难方面,付出了辛动的劳动,对读者很有帮助。现将‘文心雕龙注’中所引用诸书,逐一检对订正,并适当地
作了一些修改,重印出版,以供读者研讨。
 
 

梁书刘勰傅(文学传下)
 

        刘勰字彦和。东莞莒人。祖灵真宋司空秀之弟也。父尚越骑校尉。勰早孤。笃志
好学。家贫不婚娶。依沙门僧佑。与之居处积十余年。遂博通经论。因区别部类。录
而序之。今定林寺经藏。勰所定也。天监初。起家奉朝请。中军临川王宏引兼记室。
迁车骑仓曹参军。出为太末令。政有清绩。除仁威南康王记室。兼东宫通事舍人时。
七庙飨荐已用蔬果。而二郊农社犹有牺牲。勰乃表言二郊宜与七庙同改。诏付尚书议
。依勰所陈迁步兵校尉兼舍人如故。昭明太子好文学。深爱接之。初。勰撰文心雕龙
五十篇。论古今文体。引而次之。其序日。即序志篇兹不复录既成。未为时流所称。
勰自重其文。欲取定于沈约。约时贵盛。无由自达。乃负其书候约出。千之于车前。
状若货鬻者。约便命取读。大重之。谓为深得文理。常陈诸几案。然勰为文长于佛理
。京师寺塔及名僧碑志必请勰制文。有敕与慧震沙门于定林寺撰经。证功毕。遂启求
出家。先燔鬓发以自誓敕许之。乃于寺变服。改名慧地。未暮而卒。文集行于世。
 
 

黄校本原序
 

        刘舍人文心雕一书。盖艺苑之宝也。观其苞罗群籍。多所折衷。于凡文章利病。
抉摘靡遗。缀文之士。苟欲希风前秀。未有可舍此而别求津逮者。若其使事遣言。纷
纶葳蕤。罕能切究。明代梅子庚氏为之疏通证明。什仅四三耳。略而弗详。则创始之
难也。又句字相沿既久。别风淮雨。往往有之。虽子庚自谓校正之功五倍于杨用修氏
。然中间脱讹。故自不乏。似犹未得为完善之本。余生平雅好是书。偶以暇日。承子
庚之绵丛。旁稽博考。益以友朋见闻。兼用众本比对。正其句字。人专牵率。更历暑寒。乃得就绪。覆阅之下。差觉详尽矣。适云间姚子平山来藩属。因共商付梓。方今
文治盛隆。度越先古。海内换奇觚弄柔翰者。咸有腾声飞实之思。窃以为刘氏之绪言
余论。乃斯文之体耍存焉。不可一日废也。夫文之用在心。诚能得刘氏之用心。因得
为文之用心。于以发圣典之菁英。为熙朝之黼黻。则是书方将为鱼免之筌蹄。而又况
于琐琐笺释乎哉。时乾隆三年。岁次戊午。秋九月。北平黄叔琳书。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