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与元微之书    白居易
  四月十日夜,乐天白:
  微之,微之,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人生几何,离阔如此!况以
胶漆之心,置于胡越之身,进不得相合,退不能相忘,牵挛乖隔,各欲白首。微之,微之,
如何!如何!天实为之,谓之奈何!
  仆初到浔阳时,有熊孺登来,得足下前年病甚时一札,上报疾状,次叙病心,终论平生
交分。且云:“危惙之际,不暇及他,惟收数帙文章,封题其上,曰:‘他日送达白二十二
郎,便请以代书。’”悲哉!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又睹所寄闻仆左降诗,云: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此句他人
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且置是事,略叙近怀。
  仆自到九江,已涉三载,形骸且健,方寸甚安。下至家人,幸皆无恙。长兄去夏自徐州
至,又有诸院孤小弟妺六、七人,提挈同来。昔所牵念者,今悉置在目前,得同寒暖饥饱:
此一泰也。
  江州风候稍凉,地少瘴疠,乃至蛇虺蚊蚋,虽有甚稀。湓鱼颇肥,江酒极美,其余食物
,多类北地。仆门内之口虽不少,司马之俸虽不多,量入俭用,亦可自给,身衣口食,且免
求人:此二泰也。
  仆去年秋始游卢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
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垣,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
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平生所好者,尽
在其中,不惟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也。
  计足下久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
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平生故人,去我万里
。瞥然尘念,此际蹔生。余习所牵,便成三韵云:
  “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笼鸟槛猿俱
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
  微之,微之!此夕此心,君知之乎!
                                    乐天顿首
大意:
   (一)自“四月十日夜”至“乐天白”
     (当时)书信开头的形式。
   (二)自“微之,微之,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至“谓之奈何”
     抒写久别的思情。
   (三)自“仆初到浔阳时”至“略叙近怀”
     抒写因得微之深情之书的感念。
   (四)自“仆自到九江”至“此一泰也”
     记叙在江州的第一泰事。(家人团聚,免于牵挂)
   (五)自“江州风候稍凉”至“此二泰也”
     记叙在江州的第二泰事。(身衣口食,且免求人)
   (六)自“仆去年秋始游卢山”至“此三泰也”
     记叙在江州的第三泰事。(环境优雅,景物美好)
   (七)自“计足下久得仆书”至“条写如后云云”
     说明先奉报三泰的缘由(在免足下忧望)。
   (八)自“微之,微之,作此书夜”至“人间相见是何年”
     记叙作书时的情景与心境。
   (九)“乐天顿首”句
     署名。(书信结尾的形式)
主旨:抒写思念远方友人之情(并以自述三泰,告慰友人)。(篇首(二)(三))
文体:形式为应用文(书信);内容为抒情文。

[上一页]